圓如林佛學會
104年10月25日佛學講座整理 part2........一開始我們要瞭解我跟我執的差異在哪裡.
2015-11-07
達波四法104年10月25日佛學講座整理part2
主講堪布:尊貴的 拿旺桑波 堪布


一開始我們要瞭解我跟我執的差異在哪裡。我執是把五蘊的組合視為有一個主宰,所謂要斬斷我執或破除我執的過程就是要不停地分析與解構自己的五蘊(肉體與精神的組合),去發現到裡面並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我,這個時候我執就會自然消散,這樣才是所謂對治我執的方式。

我們以一台車為例,我們一般來講所謂的車子,大家都知道,假設有一台車子在那邊,在講車子的時候我們會指向車子的方向,可是當我們去解構、把這車子開始分析,所謂的車,你是指這台車的引擎?還是車的輪子?還是車殼?還是車的哪一個零件?你很難去找到某一個點,你可以指著說:「這個是車。」它並沒有一個點在那邊。

這邊有兩個關鍵:
第一:每個零件個別上來看,它們都不是車;
第二:也沒有所謂的車是別於這個零件以外的。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解析空性的過程,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光是對「這只是一個組合、並沒有真實的存在」有所理解,並不會讓你證悟到空性!

所以,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反思到自己的身上來看,如果我們去解析、解構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你一個一個去解構的話,你是找不到有所謂的「我」的。

你們有這樣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有辦法指出這個部位是「我」嗎?如果這個不思考的話,「無我」就很遙遠了。

這邊有個關鍵點是:如果「五蘊的組合是我」是合理的,那下一個問題就是「五蘊的個別都不是我,那為什麼組合起來可以是我呢」?

我們要去發現「自心的認知」跟「事實」的差距,我們要知道「自己對無我的認知」跟「事實」兩者是相違背的,當你對這個有所瞭解的話,你就可以慢慢地將我執拆解掉。當我們發現找不到「我」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培養慣性於這個瞭解無我的智慧。

問:平常忙於這個「我」,而這個「無我」又跟下士道有點衝突,沒有很大的動機要去知道「無我」的部份?

問:有沒有可能在下士道很努力地做,結果就破除了我執?

堪布答:就是很難去引起這個動機,我們才在輪迴待這麼久。就是因為無我很難去證得或經驗到,所以一來我們才會在輪迴中不停地流轉;二來又因為這樣子的流轉而感受到許多的痛苦與對立。

所以如果我們對於這樣子有點擔心,或者說怕自己沒有動機的話,其實平常要去思考:「我們在這邊待這麼久、這麼樣的痛苦是不是值得的」,去培養這個動機。所以要去思考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七十億人口都在火裡面烤,如果你能發掘這個動機,你就能超越他們。雖然我們知道這是非常難以達成的,我們自己要去思考其利害關係和給我們帶來的正反的影響,這樣子對我們比較有助益。

基本上,下士道所談到的業因果報和對善因的追求和對惡因的避免等等,這些行為的確都帶有一點點「我執」的成份在裡面,正因為它摻雜了「我執」,才被稱為下士道,才沒有辦法從輪迴中解脫。   

這邊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僅僅只靠不停地造善業累積福德資糧,是蠻難去轉變我們的認知的,所以不太可能直接證得「無我」。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透過廣大福德的累積,它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去培養「無我」的智慧,比較快速地去證得「無我」。

問:培養這個動機是不是要去思考「苦」的部份?

堪布答:這是正確的。在我們談到中士道的時候都會建議說中士道想要達到的見地是無我的思想,但是在修持的過程中必須要培養強大的出離心,也就是透過所謂的轉心四思惟或說是四共加行,去瞭解到人身難得,而這樣難得的人身是無常的,業因果報的真實以及輪迴的過患等等,讓我們對輪迴產生厭離而想要更加究竟的解脫。所以透過轉心四思惟的觀修會讓我們培養出離心,這個出離心會讓我們對輪迴有所厭惡厭離,之後就能很快地讓我們證得無我的智慧。

問:轉心四思惟是哪四個?
堪布答:
1.暇滿人身難得、
2.死亡無常、
3.業因果報
4.輪迴過患。

透過這樣的修持,培養「無我」的智慧之後,如果我們不停地在道上進展的話,最後它給我們帶來的果位就是阿羅漢及獨覺(辟支佛)。這個屬於達波四法的第二段,也就是法向於道。

所以它其實是一個很完整的過程,先對於業因果報有所瞭解及善惡的取捨,再更進一步知道的輪迴都是痛苦的而追求出離與厭離,在想要出離與厭離的過程中去發現輪迴的根本是「我執」,因此要斬斷這個根本,才有辦法讓我們真正地出離輪迴,因此想要去分析「我執」,在把「我執」給完全分析解構掉之後,就會證得「無我」的智慧。

請各位對於「法向於道」做個介紹。

所謂的「出離心」是什麼?

一個瞭解出離心或真正瞭解出離心的眾生跟我們對痛苦的瞭解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人道眾生視為快樂的感受或視為享受的一些事物,如果你拿去給已產生出離心的眾生來看的話,對他來說那是痛苦的。

在經典上有一個例子,它提到「有漏苦」,我們認為是快樂的事物乃至於我們的存在,這些有漏的五蘊等等,就好像我們毛孔中的毛髪一樣,這個譬喻就是說我們凡夫的認知就像手掌一樣,手掌上面如果有一根毛髪,凡夫不會有很明顯的感受,不會覺得不舒服而拿掉毛髮,而已經有了出離心的菩薩們或眾生,他們對毛髮的感受就好在毛髮像眼睛一般,為什麼有這樣的譬喻?因為如果你把一根毛髪放到眼睛裡面,你會感到很不舒服,會想要立即拿出。所以對於有出離心的人來說,暫時的快樂以及有漏的五蘊就好比那根毛髪一樣,他會感到很不舒服。也就是說對我們是快樂的感受的事物,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不是快樂的。

堪布問:
各位覺得他們比較快樂還是我們比較快樂?

關鍵是在於:我們並沒有把本質是痛苦的東西視為痛苦,而他們的確把本質是痛苦的東西視為痛苦。另一個譬喻,如果我們有一個工作,而這個工作違背法律或世間道德準則,你覺得是知道不去做比較好,還是不知道去做比較好?正是因為他們瞭解痛苦,所以他們不會去做。

我們現在任何的快樂都稱為暫時、當下的快樂,暫時與當下的快樂在佛教來講,由於它們都是暫時的,所以它們會轉變,而轉變之後會給我們帶來強烈的空虛感,因此後面會衍生出痛苦來。這種快樂在佛教中稱之為壞苦,它是會變化的、會壞掉的。以上就是對於達波第二法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