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如林佛學會
入中論_105年5月1日 佛學講座整理part 1
2016-05-15
日期時間:1050501上午10:00  授課堪布:尊貴的 拿旺桑波
地    點:桃園圓如林佛學會

  

 
  一開始佛講般若經,第二轉法輪是無相法輪,對無相法輪的內容第一個做闡述的這位祖師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弟子叫做勝天論師,勝天論師的弟子就是月稱菩薩,月稱菩薩解釋了龍樹菩薩所說的這些內容,這裡面分成兩個:在字詞方面解釋的論是「名句論」;在義理上解釋的就是這本「入中論」。
 
  這裡講入中論。上次我們有講到「中」這個字,「中」這個字是一個名詞,它趨入的境也就是它所要說明的內容有三個,請問是哪三個?
 
信眾答:[法的本質]、[經典]、[論]。
 
  剛才講了三個,第一個是:法的本質,或者說是法的本性;第二個是:經;第三個是:論,這裡面入中論的中它所要趨入的那個境,也就是趨入這三個裡面的哪一個?
 
信眾答:[論]。
 
  對的,它所趨入的就是論典,這本論典所指的是趨入哪一本論典?就是龍樹菩薩他所著的中觀的這本論典。
 
  入中論的「入」字它所表示的是什麼?在龍樹菩薩的論著裡面有提到甚深的這些見解,另外也有提到廣大行,也就是地跟道等等的這些內容,這個「入」字指的就是去解釋這些內容。
 
  一開始講到聲聞跟中佛是由能王而生,他們最主要修持的內容是以四諦,也就是佛教的四聖諦為主,由於修持這個,於是他們獲得了聲聞以及緣覺的果位。就菩薩而言,他們最主要修持的是什麼呢?在見解方面主要是空性的正見,在行方面主要是菩薩的行誼,也就是要修持像菩提心等等,那他們所獲得的果位是什麼?就是佛陀的果位。所以,由此就開始分成二兩種乘,第一個叫做大乘,第二個叫做二乘,二乘在藏文裡面用「劣乘」這個詞。
 
 【悲性於佛廣大果 初猶種子長如水 常時受用若成熟 故我先讚大悲心】
 
  這裡面最主要講到是禮敬大悲心,也是講月稱論師他內心的證得、體會。這裡一開始講到聲聞跟中佛(緣覺)是由能王(佛陀)而生;佛是由菩薩而生;菩薩是由大悲心、無二慧跟菩提心所生,但是這一切的根本是什麼?還是緣於大悲心,因此,月稱論師一開始就禮讚、禮敬大悲心。
 
  在這之前,一開始有提到信心這樣一件事,信心的對境可以有許多,例如佛陀、菩薩等這些殊勝境,有些可能對某一個凡夫,比如說對於自己的老師等等,對於這些境都有可能生起信心,對它頂禮、禮敬,這個信心的對境、依境不一定是補特伽羅,就像剛剛提到的,這一點我們從哪裡可以知道呢?從月稱論師的這句話裡面,他禮讚大悲心,對於大悲心生起信心可得知。
 
  比如大乘的行者在修持悲心的時候,當他瞭解悲心的內涵,並且對悲心能夠升起歡悅、歡喜的心情時,對於這個法可以升起這樣的心情,這時候可以稱之為他對悲心產生了信心。
 
  信心有分幾種:一種是信任的信心,也就是信信;還有一種欲求的信心,也就是想要得到他的欲求,因為欲求而生起的信心,這裡面,菩薩們對於大悲心所生起的信心算是一種欲求的信心。信任的信心,有時候翻譯為信信,比如說,由於生起大悲心所以能夠生起菩提心,由於生起菩提心,所以能夠成為菩薩或圓滿佛陀的果位,對於這樣子的因果關係,我相信它,我信任它,因此這種信稱之為信信。這裡提到的都是對於殊勝境生起信心,而不是隨便的對於一個境就生起信心。
 
  對殊勝境生起信心,是怎樣的狀態呢?以佛而言,我們會說佛陀是正量士夫,因此佛非常的尊貴,正量士夫具備什麼樣的內涵?比如說佛有大悲心、了知四諦、了知許多法等等,具備了這樣子的功德,所以我們皈依他,並不單純只是因為佛有相好,他長得很好看、很莊嚴、很威嚴,或因為他是王子、他名聲很大等,並不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成立他是正量士夫或者成立他是殊勝境。因為我們可能不太清楚為什麼月稱論師在這個地方禮讚了悲心,所以稍做解釋。
 
  一般來講,我們會比喻佛陀的功德就像秋天的果實一樣,那在一開始它有什麼樣的狀態?中間會有什麼樣的狀態?最後又會有什麼樣的狀態呢?因為這些狀態,所以我們要禮讚大悲心。佛陀的功德就像秋天豐收的果實一樣,是一個非常圓滿的結果。為什麼會有這樣圓滿的結果?它必須要有很好的因,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種子。在種子發芽生長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大悲心如同是這樣的狀態。因為有大悲心,然後才會產生果實、中間的生長因素和美好的種子,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說大悲心非常重要。我們會說大悲心像根本、像種子一樣,是最重要的東西。
 
[假設以我們而言,我們現在有大悲心,那我們會獲得什麼樣的結果,或者說我們會怎麼樣?]
 
  假設我們現在有悲心的話,我們就能因此去成辦眾生的利益嗎?如果我有悲心,但是我沒有辦法去成辦別人的利益、幫助到別人,那我會想到什麼?這時候我就會想到要成佛,因為成佛,我才有辦法去利益他人,這個時候才會發起菩提心。
 
  所以一開始是因為有悲心,有了悲心之後,才會升起想要成佛的這個心,這時候我們發起了菩提心之後,並且去行持菩薩行,然後才會圓滿佛陀的果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說悲心在一開始的時候非常的重要。
 
堪布問:各位想一下,在你們心裡面,悲心的種子已經種下了嗎?
 
信眾問:有一句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是什麼心?
 
  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先自己想一下,我們平常講到想要為了一切有情,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快樂、希望他們遠離痛苦的這樣一個心,我們在升起這個心的時候,它會有兩種狀態:一種狀態是像我們要去讀書、做什麼事情,我們需要花力氣特意地去想它一樣;還有一種是它很自然而然地升起這樣一種心情,你先想一下,悲心是指這裡面哪一種?其實在這兩種裡面,你還刻意去造作它、想它這種,我們也會將它稱之為悲心,但前者並不會叫它是大悲心,後者才是大悲心。一般來講,悲心和大悲心是有差別,在入中論一開始所禮讚的是大悲心。那你是哪一個?合量的大悲心指的是希望一切有情能夠遠離痛苦,並且希望他們能夠遠離痛苦的心是不用刻意去造作的、勤奮地思惟,它自然而然就能夠升起的。
 
  大悲心的初重要已經講了,那它為什麼中間也非常的重要呢?好比說我們種了一顆種子,雖然這顆種子非常好,但是在中間我們不去澆水、除草,甚至施肥、灑農藥等等,那這顆種子沒有辦法好好地長大、好好地結果,同樣的,雖然一開始有悲心,但是在中間我們生起菩提心的時候,如果沒有透過大悲心的輔助或大悲心退失的話,這個時候菩提心也很容易就退失。所以說大悲心在中間的過程也非常的重要。
 
  接下來是大悲心的後重要,為什麼大悲心在最後也非常重要呢?舉個例子,好比說我們種一個種子,最後它結果,如果這個果實我們受用一次,它就不會再生長了,這是一種狀態;另一種狀態是它結果以後,我們不斷地去採果實,不管我們拿多少,果實都會不斷地生長,同樣的,在佛的狀態,假設佛的功德就只有一次,也就是利益眾生一次之後,結一次果後,就不再結果了,這時眾生就無法再受用這些果報,那為什麼佛陀的功德可以無窮盡的利益眾生呢?因為佛陀有大悲心的緣故,因為有大悲心,所以佛的功德會不斷地生產生饒益有情的結果,悲心的作用就像是這個樣子。
 


聽烈桑嫫  整理、校稿